学党史助午收 为职工办实事
发布日期:2021-06-03 浏览次数:13245
2021年的午收,在华阳河历史上极不平凡。进入5月,长江流域持续阴雨、暴雨频繁,不仅造成成熟的小麦大片倒伏、收割难度加大;而且收获时机极为短暂。农场公司从5月10日开镰抢收,至5月24日仍然没有完全结束,这是近十年来华阳河小麦收割时间最长的一年。降雨间隙抢收的小麦,平均水份点高达40左右,若不及时收购烘干,随时都有霉变的危险。
华阳河农场公司党委在午收工作中开展“学党史、助三夏、办实事”主题实践活动。在党员工作的各个岗位分别设置了“党员先锋车”“党员先锋岗”“党员护粮岗”“党员午收责任区”“党员禁烧责任区”等岗位和服务区间,他们戴党徽、亮身份,当先锋、树形象,日夜奔忙在午收一线,为职工群众“办实事、解难题”,让党旗在午收战场上飘扬,让党徽在胸前闪亮。期间,涌现出许多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感人场景。
关键时刻解难题
5月16日下了一天的大暴雨,让第十农业分公司职工李新均犯了愁,天气预报往后十多天都是阴雨相间的天气,自己承租的74亩小麦,如果不趁5月17日的雨停间隙抢收,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收割。营区周边虽然有很多外来的收割机,但缺少运粮的车辆,仅有收割机也是徒劳。分公司党员金鑫得知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只是李新均一人,他当即电话从40公里以外的湖北龙感湖等地联系了4部运输车辆第二天来分公司运粮。17日晚7点,天又突降暴雨,李新均家的小麦才收割了一半,车上的粮食也无法交售,司机晚上还要开车回家,进退两难之际,金鑫把运粮的车辆全部安排到居民的敞棚下,自己用私家车把司机送回龙感湖,第二天一大早,他又去龙感湖接人来农场继续收粮。
“如果不是分公司的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帮我们解决难题,我家种植的小麦可能要霉烂在地里。”职工李新均说。
困难时刻伸援手
同样遇到困难的还有第六农业分公司职工张勇,他因父亲肺癌在省城合肥住院需要陪护,家中种植的30多亩小麦也无法收割,分公司的党员黄传发主动电话联系张勇,让他安心陪伴父亲,地里的小麦由分公司帮助抢收。5月21日,分公司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雨前连夜组织抢收,并全部交售给农业公司。
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就是要求我们为职工做好点对点的服务,不能只口头讲讲,那样也不能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。”第六农业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肖建军说。
“得知分公司组织党员帮我家抢收了小麦,我心里暖暖的。”张勇说。
义务修路助午收
5月12日,第七农业分公司午收战役全面打响。因持续阴雨,第七农业分公司的农田运粮道路变得泥泞不堪,部分路段让满载粮食的车辆沉陷,无法正常通行。第七农业分公司入党积极分子吴军荣得知情况后,同样是自己开车拉来了一车砂石料,他放弃休息时间,独自拿着铁锹进行道路维修,雨后的闷热天气,满身的汗水,一干就是几个小时,直至把路铺好才离开,解决了运粮职工的燃眉之急。
“群众在生产上遇到一些麻烦,他总是千方百计帮群众解决。”第七农业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罗国平说。
万吨小麦稳收购
“今年小麦收割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小麦水份点高,晒场不足,许多小麦的水份点都在40左右,烘干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,而且还存在技术风险,稍有闪失小麦就会在晒场霉变烂场。”农业公司经理陈祖高说。
5月18日,第二农业分公司农户刘传华雨后抢收了12吨小麦,平均水份点高达48。一般情况下,这样的麦子不能收割,收割后也不能收购。看到这恶劣天气,想到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,农业公司始终坚持能收尽收、托底收购,尽最大努力为群众解决难题。
“小麦抢收时,我是进退两难,收割吧,小麦水份点高,怕农业公司不要;不收吧,又担心小麦在地里霉变,是农业公司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。”刘传华说。
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,在小麦收购工作中,既要考虑种植户的利益,不能短斤少两,压级压价;又不能损公肥私,收人情粮;还要担负起稳定小麦收购市场的责任。在收购烘干收储环节,既要分品种单收,还要单烘单贮。农业经营联合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积极践行“学党史、助三夏、办实事”主题实践活动,承担起万吨小麦收购、烘干、仓储的重任。在收购烘干的半个月里,党员、干部每天只能休息三到四个小时。
“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,就是为职工群众办实事,今年收购点多、战线长,我们在重要的岗位和工作环节全部安排党员值班值守,亮身份、当先锋,为圆满完成今年的小麦收购和烘干任务提供了保障。”农业经营联合党支部书记尹柱胜说。
在今年的午收工作中,农场公司广大党员干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,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关切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确保了成熟的小麦能适时抢收,收购的小麦能及时烘干不霉变,用实际行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。截至目前,全场3.8万亩小麦已完成收割3.6万亩,共收购小麦1.4万吨,烘干1.1万吨,未出现小麦霉变损失,为全面打赢午收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(撰稿李龙 审稿徐和兴)